无奈之下,陈先生开始自己在网上利用自媒体发文,批判征收方的失信与无赖,强调自己多次信访、举报、曝光、交涉、指责却换不来妥善的处理,并鼓励群友都参与其中,在陈先生的几篇文章中,由于被愤怒的情绪左右,其中不乏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言论,这样的文章当然不会通过自媒体平台的审核,更加难以扩散,导致直到今天,陈先生虽然依然走在维权的道路上,却迟迟得不到妥善的安置。
不仅仅是陈先生,在我们接受咨询的过程中,经常会被当事人问道能不能联系媒体曝光一下这事,确实,在媒体极度发达的信息时代,如果一件事能够进入到公众视野并被广泛传播,加上这件事本身具有引以人们正义感的点,那么舆论的力量是难以想象的,就如刚刚过去的福州赵宇正当防卫案,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地讨论,最终赵宇被认定为正当防卫,这件事不仅标志着沉睡多年的正当防卫条款开始苏醒,也再一次向全国人民展示了舆论的力量。
但是,我还是要说,这只是个例,而且这个案例在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,因为媒体的本质是要追求新闻价值,在如今社会,征地拆迁的案件十分常见,各地因为拆迁闹出的矛盾时有发生,可以说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,其对于媒体的价值远远没有正当防卫案来的有力。
其次,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关系到社会上的每一个人,这也是赵宇案获得广泛传播的基础,但拆迁却不是人人都能遇到,感同身受的人少,获得的价值认同就少,传播就少,所以全国很难见到靠舆论解决的拆迁问题。
相比于舆论,法律有着更强大的强制力,随着我国法制进程不断完善,民告官已经不再是封建社会那个遥不可及的梦想,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有很多胜诉的案例值得每一位被拆迁人学习。如果您有看不明白的地方,可以及时向专业律师咨询。